荔枝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,吃荔枝有哪些好处!
荔枝鲜甜可口,味道诱人,是很多人在夏天都非常喜欢吃的水果,其营养丰富,食疗价值也挺高,功效作用主要有以下5点。
荔枝的功效作用
降逆止泻
荔枝甘温健脾,理气降逆,是顽固性呃逆及五更泄者的食疗佳品。
养血消肿
荔枝有解毒消肿、活血止痛的作用,可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经前腹痛或者产后腹痛,还可用于外科疾病,如肿瘤、瘰疬、疔疮恶肿、外伤出血等病。
健脾开胃
荔枝味甘酸、性温,入脾经,具有健脾生津,开胃益脾的功效,适用于病后体虚、津伤口渴、脾虚泄泻、食少、胃寒疼痛等症。
补脑安神
荔枝的果肉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、蔗糖,是很不错的补充能量和营养的水果;有研究证明,荔枝对大脑组织有补养作用,能有效改善失眠、健忘、神疲等症。
提高抵抗力
荔枝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,可促进微细血管的血液循环,防止雀斑的发生,令皮肤更加光滑;其中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,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,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。
荔枝怎么吃不上火?
“一只荔枝三把火”,这说明荔枝不宜多吃,否则容易出现眼睛红肿、口角糜烂、尿黄、牙痛、咽喉痛等上火症状。那么,吃荔枝时如何避免上火呢?下面这些防治上火的小妙招可以学起来。
第一,可以先把荔枝泡在盐水中,过半小时左右再吃,这样对于降火有一定帮助;也可以在吃完荔枝后,喝一些清热降火的菊花茶之类的药茶。
第二,吃荔枝前喝点盐水、夏枯草凉茶,或冬瓜汤、绿豆汤等对上火有预防作用;或吃荔枝的同时,多喝盐水,也可用20-30克生地煲瘦肉或猪骨汤喝,或与蜜枣一起煲水喝,都可以预防荔枝病。
第三,吃荔枝时,把剥开果壳后的一层薄薄的白膜,和肉一起吃下去不上火,果膜有点涩,嚼到果肉时,会一下鲜甜起来;吃完荔枝后,把荔枝蒂部凹进果肉白色蒂状部他吃掉,这样连吃2-3颗,也可以有效防止上火。
第四,将荔枝放在冰水中或者是沉于水井或放于冷泉(水)中,隔夜再吃,可减少上火,而且能化燥气而能补阴。
第五,新鲜的荔枝叶、荔枝壳煮水喝,可防治吃荔枝上火。
荔枝的食用宜忌
不宜大量吃
大量吃荔枝,不仅容易造成上火现象,出现长痘、溃疡的症状;大量进食荔枝还容易产生突发性低血糖,出现“荔枝病”,引发突发性低血糖症,出现头晕、口渴、恶心、出汗、肚子疼、心慌等现象,严重者会发生昏迷、抽搐、心律不齐等;所以吃荔枝时要控制量,普通人每次食用荔枝也不宜超过10颗。
不宜空腹食用
荔枝的含糖量高,空腹吃会刺激胃黏膜,会出现胃痛胃胀;而且空腹时吃鲜荔枝过量会因体内突然渗入过量高糖分而发生“高渗性昏迷”。
适宜人群
一般人群均可食用。尤其适合产妇、体质虚弱者、病后调养者食用;适合贫血、脾虚腹泻、胃寒疼痛者食用,也适合口臭者食用。
不适宜人群
- 阴虚火旺不宜服用:正在长青春痘、生疮、伤风感冒,或有急性炎症的,不宜吃荔枝,吃了会加重病症。
- 荔枝性热,孕妇、儿童、老人,以及糖尿病人都应该忌食或少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