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假快要结束,聪明妈妈这样帮孩子收心!

暑假已经过大半,你的孩子有没有染上“暑期综合征”?每个暑假的开学日,很多孩子总会在暑假“疯玩”之后,调整不好状态,提不起精神。这是孩子“暑期综合征”的表现。

暑假已经过大半,你的孩子有没有染上“暑期综合征”?每个暑假的开学日,很多孩子总会在暑假“疯玩”之后,调整不好状态,提不起精神。这是孩子“暑期综合征”的表现。

“暑期综合征”起因,在长达2月的暑假中,即使很多孩子制定了大量的学习计划,但暑假终究与上学不同,它是以休息为主。

这时,养成以下习惯也很难避免:

1.整天看电视

2.早晨睡懒觉

3.疯狂玩游戏、玩电脑

所以,进入新学期后,想要孩子重新拾起上学那种极为规律的作息。很多孩子都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调整时间。但这既耽误新学期孩子对新知识的接受,也可能影响孩子后续的学习表现,甚至让他跟不上其它同学。那么,染上“暑期综合征”怎么办?

下面几点助力孩子们快速调整状态,重新投入新学期的学习生活,让孩子赢在起跑线。

一、按时作息,调好生物钟

上午:数学、语文专题知识

下午:暑假作业练习辅导

同步学校作息时间(上课时间、放学时间),让孩子及时找回生物钟。

二、暑假作业练习辅导如果说“暑期综合征”影响了孩子的作息时间,那么暑假长时间的疏于作业,则会让孩子养成一系列的学习毛病。

★贪玩厌学暑假中很多家长没有大量时间,时时督促着孩子完成作业。所以,一些缺乏自控力的孩子,在父母监督松懈时,就会养成一些做小动作的习惯。

如:抖腿、转笔等长此以往,孩子会慢慢的失去耐力与毅力。那么新学期的到来,孩子很可能也难静下心来完成作业,听老师讲课。

★粗心大意粗心也是暑假期间,孩子容易养成的坏习惯。

在缺少老师严格要求的暑假,不少孩子做题、阅读时马马乎乎,敷衍了事;作业常常大错不犯,小错不断;一遇到难题,直接留空,不会刻意思考;做事没有计划性,经常一边学习,一边想着其他事情。

这些坏习惯一旦被孩子带到新学期中,粗心几乎是必然的。

★情绪波动一旦拥有这些坏毛病的孩子被家长发现,往往一秒亲妈变后妈。但考虑到中小学阶段的孩子心智发育还不成熟,他们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,也难以把控自己的情绪。于是孩子可能陷入情绪低潮、孩子与父母间产生隔阂、孩子认为学习是一切矛盾的起因,开始厌倦学习等。

所以,越早让孩子回归上学时的作业节奏,越能避免以上暑假后遗症的出现。(文章来源网络,数学培训www.dd-xx.com转载)

CopyRight 2002-2020 闻蜂网